【吸收财讯】小孩子的不好好审核,开启这么低俗的东西map,你们要好好查查这个游戏能不能公开玩哦@据新京报报道,4月26日,五岁女童王小云(化名)的家属反馈,孩子在玩《迷你世界》时,有人教她拍摄和发送隐私照片,并嘱咐“不能告诉妈妈”。家属之所以发现,是正好看见了王小云在家中脱下衣服,对着移动设备拍照。
王小云提到的《迷你世界》,是一款针对青少年和儿童的沙盒游戏。去年,迷你世界》通过官方微信发布文章称,已有“上亿青少年用户”。
这款以“锻炼青少年三维空间思维,开发想象力和认知能力”为宣传语的游戏,因出现涉黄及色情诱导信息,频繁出现在公众视野。
4月7日,游戏方发文称进行整改。但近日,新京报记者调查发现,整改后的《迷你世界》仍没有阻断涉黄地图。
有些地图的留言板出现色情文字,还有些地图为迎合涉黄内容,搭配了窗、椅子等道具。
有人会在游戏中留下QQ、微信号,引诱玩家进入涉黄QQ群。群中,常常有网友向女性索要私密照片,并发布色情视频和动图。新京报记者以女性身份加入一个涉黄群时,一名网友直接索要裸照。
涉黄信息频现背后,暴露出未成年游戏平台在审核方面的漏洞。新京报记者发现,游戏中一些与涉黄信息相关的高频词,如“聊污”、“互看”等关键词,并没有纳入游戏敏感字系统。
即便游戏方称“已通过多重手段对有害信息筛查”,但游戏中的涉黄信息并未得到有效封禁,通过游戏被诱导至涉黄群的链条,也没被彻底斩断。

4月24日,《迷你世界》一地图的大量留言板,记录着黄色小说情节。游戏截图
针对青少年的游戏频现涉黄信息
打开游戏,屏幕上出现了“卡卡”和“妮妮”两个角色,分别代表男性和女性。王小云输入出生日期后,选择了“妮妮”。
几个月前,王小云下载了《迷你世界》。这款高度自由的沙盒游戏,由深圳市迷你玩科技有限公司开发,于2015年12月26日发行。
第一个游戏任务,是采集木头。角色手持斧头,站在由无数方块组成的森林中,玩家可以通过伐木,制作工具箱。也可以播种耕地、采集矿石、建造房屋和城市。
王小云操控角色,在游戏里铺设了岩石,并在上面盖了几栋建筑。她在其中一栋建筑前,放置了一块留言板,并在上面写了“欢迎光临”。
一切就绪后,她把这张地图上传分享,其他玩家便可以通过联机,进入王小云创造的“世界”,与她在游戏中进行互动。
这种具备创造功能的游戏方式,为《迷你世界》吸引了大量青少年和儿童玩家。游戏官方微信号去年发布文章显示,这款游戏已有“上亿青少年用户”。
高三学生谢尘缘的弟弟、妹妹,也是《迷你世界》的忠实粉丝。弟弟已经上小学,妹妹刚上幼儿园,为了和他们一起玩游戏,今年3月份,谢尘缘下载了《迷你世界》。
玩了没多久,游戏中出现的一些画面,令谢尘缘愤怒又惊讶。一张地图里,十余个留言板上,写着与性爱有关的文字。评论区,也充斥着许多有关性暗示的内容。

4月8日,一张名为“找对象”的地图中,制作者在一栋建筑内的12个留言板上,留下了性暗示文字,并搭配了床和椅子等道具。游戏截图
“绝大部分玩家都是未成年人,去投放这类信息,是绝对不可饶恕的。”4月2日,谢尘缘在视频网站发布视频,实名举报《迷你世界》涉黄。
4月7日,《迷你世界》在官方网站发布公告,宣布暂时关闭地图评论区,并表示已查封、处理数千个违规账号。
然而,新京报记者调查发现,游戏整改之后,游戏里的色情信息并未消除。4月8日,记者通过游戏的联机大厅,进入一个名为“找对象”的地图中,其中12个小告示牌上,均写有色情文字。
另一个地图的告示牌上,也出现了大量涉黄信息。记者了解到,这张地图创建于3月18日,目前下载量已达19.4万。创建者在介绍栏提示,“请不要举报”。
10岁的玩家张小明(化名)告诉新京报记者,班里很多同学都在玩这款游戏,便下载下来,他也常在联机界面看到一些“比较色情”的房间和评论,“刷新几次就能遇到”。
这些涉黄地图,大都通过留言板和信纸,以文字形式表现色情内容,有的会搭配场景,提供椅子、床等道具。
创建者大多会设置标牌,提醒玩家不要举报。有的作者,会将类似场景隐藏在封闭的空间内,玩家需要输入“保证不举报”的文字信息,才可传送进入。
多名涉黄地图的创建者提到,制作这样的地图,是为了在游戏中“涨粉”。为了吸引更多的玩家,他们会“承诺”说,如果粉丝达到一定数量,将会持续更新色情内容。
从游戏“涉黄房”诱导到涉黄群
一些青少年在游戏中浏览色情地图后,可以通过地图内的留言板,加入到涉黄QQ群组。在一些群主的诱导之下,青少年们面临暴露隐私的风险,很容易成为色情活动的受害者。
上述5岁女童的家长告诉新京报记者,有一天,孩子脱了衣服,对着移动设备拍摄。在母亲询问下,女童提到,《迷你世界》中有人教她拍摄、发送隐私照片,还嘱咐她“不能告诉妈妈”。
谢尘缘向记者提到,他此前在涉黄群潜伏时也发现,有成员会向他人索要私密照片,并发布到群里。新京报记者在一个相关的涉黄群发现,有群员发布疑似女童私密照。

谢尘缘发布《实名举报迷你涉黄,假装少女收集罪证》的视频,在“B站”已有300万的播放量。网站截图
谢尘缘曾伪装成12岁的少女,通过《迷你世界》评论区的QQ号,加入一个涉黄群组。刚进群,一名网友便加他为好友,并要求他发裸照。“真的有恶心的人,在里面去诱骗未成年人。”
《迷你世界》评论区在整改、关闭前,曾充斥大量类似的涉黄QQ群信息。一张名为“选姐姐”的地图评论区,多数评论在描绘色情场景,还有评论者留下QQ号,声称要找“污女”。
谢尘缘曾通过游戏评论区的QQ号,加入多个涉黄群。4月6日,他将发现的涉黄群全部举报。但这些群遭举报被封禁之后,很快便会再次建立。
其中一个涉黄群的聊天信息显示,他们的“主群”因遭举报而被封禁。名为“小丑”的管理员并不介意,他表示将再次建群。“封群这种事,我见过五六次了。”
4月8日,新京报记者根据谢尘缘提供的群号,进入一个名为“书屋审核群2”的QQ群。该群于4月6日建立,共有50余人。QQ账号信息,男性的群员占59%,“00后”占65%。
群主发布的公告提到,群员想要进入“主群”,需要在《迷你世界》的评论区发布一段涉黄内容,内容大意为,加入某某群可以浏览涉黄信息、参与色情活动。
部分群员喜欢索要女性的私密照。记者所用QQ号,性别信息显示为女性。进群后,多名群友添加记者为好友,提出想要“聊污”、“互看”。其中,“互看”指双方互发私密照片,“聊污”则表示双方通过文字聊天的方式,进行性幻想等活动。

4月初,谢尘缘在联机地图中发现,有人在游戏中诱导玩家添加QQ、微信,并提出“互看”。受访者供图
新京报记者与群内多人聊天发现,这些要求“互看”、“聊污”的QQ用户自称的年龄,从12岁到20多岁不等,均为男性。一名自称群内“元老”的成员称:“已掌握群里30%的女性图片。”
“树污”的管理者在等待《迷你世界》的评论区再次放开。当有群员谈起群里“妹子少”,群主“049”说:“最近扫黄比较严重,忍一忍吧,等迷你地图评论能发了,还缺妹子吗?”
失效的有害信息审查
让隐藏在互联网背后的“色情暗网”有机可乘,暴露了游戏平台的管理漏洞。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认为,对于游戏中出现的评论和信息,游戏平台负有监管责任,应严格防止游戏成为色情活动的招揽平台。
4月中旬,《迷你世界》曾通过媒体发文称,已通过多重手段对有害信息筛查。“2019年,升级安全审核系统和词库过滤筛查功能,覆盖动态评论、联机房间、地图黑板、留言板、信纸、字牌等各个板块的内容”。
《迷你世界》在相关文章中称,游戏团队组建了由内容审核、客服等组成的“百人团队”排查内容。该游戏团队称,审核效率“提升十倍”的新版内容审核系统,目前已上线试运行。
新京报记者在游戏中测试发现,“色情”等关键字被纳入了敏感字,无法在游戏的告示牌上输入,但另一些与涉黄信息相关的高频词,如“聊污”、“互看”等关键词,并没有纳入其敏感字系统。
游戏的审核系统仍显得效果有限。创建者通过拼音、形声字等方式,可轻易替换掉敏感字。

“若此色情信息持续在平台出现,家长有权将游戏平台起诉至法院。”朱巍认为,《迷你世界》等主要面向未成年人的游戏平台,有更大义务对色情信息进行严格监管。
今年3月开始实施的《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重点提到了专门以未成年人为服务对象的网络信息内容专栏、专区和产品。
朱巍提到,游戏平台作为网络服务提供者,对用户上传信息表现出来的形象、内容以及表达意图,都具有监管责任,面向未成年人的,更需要严格审核。带有性暗示、性挑逗等易使人产生性联想的以及可能诱导未成年人不良嗜好的不良信息,都应严格被禁止。
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律师叶竹盛向新京报记者表示,迷你世界游戏中,玩家自建地图出现的篇幅短小的色情文字和场景,难以被认定为刑法上的淫秽物品,但属于网络上涉及色情、低俗的违法信息,应由网信部门和游戏平台予以打击和处理。
对于在QQ群传播色情音视频、文字书刊等淫秽物品的行为,叶竹盛表示,达到一定数量的,将构成犯罪。具备牟利功能的,构成传播淫秽物牟利罪。向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传播淫秽物品的,更属于从重处罚情节。
实名认证漏洞背后:青少年的模仿、沉迷和充值
除了涉黄内容,《迷你世界》联机大厅一些玩家自建地图中,还存在与暴力行为相关的内容。
在一张名为“欺负妹妹”的地图中,新京报记者发现,房主在游戏扮演妹妹,其他玩家扮演哥哥、姐姐,对妹妹进行惩罚。
地图中专门设置了“妹妹惩罚室”。玩家可以将“妹妹”关进小黑屋,也可以用多种道具殴打妹妹。
北京凝爱儿童教育咨询中心首席心理专家余伟对新京报记者称,孩子的认知能力和生活经验有限,因此儿童、青少年会对游戏、电视、动画片中的一些危险行为进行模仿。
此前,河北省邯郸市一对兄妹,曾从家中四楼楼顶跳下受伤。4月2日,孩子母亲傅女士告诉新京报记者,儿子近期经常玩《迷你世界》和《和平精英》两款手游,女儿醒来后曾对她说,“哥哥告诉她游戏中从楼上跳下不会摔伤,便拉着她的手从楼上跳下。”
傅女士告诉新京报记者,儿子私自背下了父亲的身份证号,在游戏中完成了实名认证。
事发前一天,傅女士发现两部手机上有多个消费提醒,总金额达800多元。充值记录截图显示,两兄妹在《迷你世界》游戏中购买了迷你币,消费日期为3月21日。
新京报记者了解到,许多青少年为了绕开游戏相关限制,会通过家长的身份信息进行实名制登记。一名15岁的玩家说,很多同学都会用家人的身份证进行认证。
多名家长向新京报记者表示,孩子曾通过父母的身份证注册账号,绕开青少年消费保护措施,因为孩子知道家长的支付密码,短时间在游戏中消费大量金额。
一名受访者向新京报记者表示,4月初,他的妹妹在《迷你世界》花费了1200余元,目前,其仍在联系《迷你世界》,要求对方退款。

但新京报记者调查发现,《迷你世界》并未严格执行实名认证。4月26日,记者以游客模式登录游戏,体验1小时后,游戏依然继续,不仅可自由进出联机房间,还可以在地图中与他人沟通。
为何屡禁不止?
一款主要针对青少年的网络游戏《迷你世界》,近日因“涉黄风波”引发争议。
根据澎湃新闻报道,B站UP主“谢尘缘”近日发布视频实名举报《迷你世界》涉黄,称游戏中的多张联机地图带有性暗示和露骨评论。目前该视频在B站上已有270多万播放,还有超过43万点赞和3万转发。
网络上引起热议后,《迷你世界》在官网发布公告称,此前已通过“利剑行动”等一系列管理手段查封、处理了数千个违规迷你号。近期接到公众举报后,发现仍有部分不法分子试图在游戏中发布、传播影响极其恶劣的不良评论。对此,运营方决定暂时关闭《迷你世界》地图评论区,进行内容彻查与整改。
8000万月活
公开资料显示,《迷你世界》是一款放置类的3D沙盒游戏。在一个由无数简单方块组成的三维世界中,玩家可以自由的改变地形和发展建设。游戏分为创造模式和冒险模式,前者以创造、搭建为主,后者则在创造模式基础上加入了冒险和战斗元素。
游戏中,玩家可以创建地图并邀请其他玩家加入联机。根据澎湃新闻,谢尘缘表示,《迷你世界》的联机大厅中很多带有成人暗示名称的地图,例如“嘿嘿你懂的!!!”、“来吧,宝贝!”等内容,吸引玩家下载。
进入地图后,地图内的“留言板”上则含有大量对性爱场景的描写,露骨程度堪比成人网站上的文章。在地图评论区中,亦出现了诸如“求加qq、微信”、“求约”、“求照片”以及“求处CP(处对象)”等评论,这些评论同样包含不少露骨字眼。
谢尘缘表示,发现的此类地图足有上百张,光自己保存下来的就有三十多个。每个地图的下载量都上万,甚至有的高达四五十万。
谢尘缘进入到一些名为“恋爱房”地图的房间中发现,里面的聊天内容超乎想象。房间内的房主多为男性,他们会用各种话语诱导女玩家添加他们的qq、微信等联系方式,随后在qq、微信中进行诱骗,以骗取女玩家的大尺度视频、私照。谢尘缘伪装成未成年少女添加了一名玩家的qq,该玩家便要求谢尘缘“把门关上”,拍摄“胸照”、“下体照”等照片发送给他。
根据官网上登载的一篇去年10月接受游戏媒体的采访,当时《迷你世界》月活用户数已超过8000万,游戏内的UGC(用户生产内容)作品达5000万个,游戏用户中60%-70%是青少年群体。
多次引争议
《迷你世界》开发商和运营商都是成立于2015年的深圳迷你玩科技有限公司,《迷你世界》也是迷你玩科技旗下最主要的产品。但在推出后的四年时间里,《迷你世界》和运营方也多次引起争议。
其中最有名的当属“抄袭风波”。从命名、美术风格、游戏玩法,《迷你世界》酷似风靡全球的《我的世界》,后者已经有10年历史,在全球各大游戏平台的累计销量已经突破2.5亿。
来自:视觉中国
网易游戏从2016年开始代理《我的世界》,并在2017年正式上线《我的世界》中国版。根据裁判文书网,2017年以来,网易多次向法院起诉《迷你世界》的运营方迷你玩科技,要求后者停止侵犯其游戏所属美术作品的著作权并删除侵权作品、停止不正当竞争行为、赔礼道歉,并赔偿损失5000万。
裁判文书显示,网易曾在2018年一度撤诉,但随后将迷你玩科技,以及《迷你世界》的两个运营渠道方广州爱九游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阿里游戏)和广州华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多玩游戏)告上法庭。
此外,《迷你世界》还曾因未成年保护措施执行问题多次遭官媒点名。根据《新京报》,去年11月新闻出版总署发布《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后,记者于12月测试后发现,《迷你世界》未按规定严格执行防沉迷。在凌晨1点,记者用未成年人信息实名认证《迷你世界》后,游戏弹出会受到防沉迷系统限制的提示,但能继续进入游戏页面。
而在今年4月3日,新京报报道了一起未满12岁的兄妹跳楼事件,疑因近期常玩《迷你世界》和另一款腾讯手游《和平精英》。事发前一天家长在检查手机时发现,两兄妹3月21日在《迷你世界》中充值800多元,系使用父亲账号登录并在游戏内充值。
《迷你世界》官网曾在2019年12月31日发布公告,称将从2020年1月1日起,每天晚上22点至次日凌晨8点,停止为未成年人提供服务。
针对上述问题,《迷你世界》运营商迷你玩科技回复时间财经称,《迷你世界》已于4月7日关闭地图评论区,进行内容自查与整改。2019年起,为了加强查处游戏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公司采取引入第三方安全审核系统、组建100+工作人员内容审查小组、上线用户举报机制等措施。
迷你玩科技还表示,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迷你世界》现已实行包括实名认证机制、未成年人游戏时长限制和未成年人游戏付费限制在内的防沉迷系统。(北京时间财经 欧阳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