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11日,天津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开庭审理了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长赖小民受贿、贪污、重婚一案。
天津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起诉指控,2008年至2018年,被告人赖小民利用担任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主任,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党委副书记、总裁,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华融湘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兼)等职务上的便利,为有关单位和个人谋取利益,或利用其职权、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直接或通过他人索取、非法收受相关单位和个人给予的财物,共计折合人民币17.88亿余元,其中1.04亿余元尚未完成收受。
2009年底至2018年1月,赖小民利用职务便利,伙同他人非法占有公共资金共计人民币2513万余元。
此外,赖小民在合法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还与他人长期以夫妻名义共同居住生活,并育有二子。依法应当以受贿罪、贪污罪、重婚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庭审结束后,法庭宣布休庭,案件择期宣判。
中国华融
都说艺术源于生活,一些影视人物在我们经常能在身边找到原型,比如前几天落马的华融系灵魂人物——赖小民!
与电视剧《人们的名义》中高玉良相似的是,赖小民隐瞒组织,同发妻离婚,同新欢在香港育有一对双胞胎,就连落马定调也十分相似,两者都是个人严重违纪违法,而被组织纪律审查。
一、赖小民和他的中国华融
1962年出生的赖小民,在金融圈一混就是30多年,可谓实打实的“会水者”,但提起赖小民,就一定要说说他和华融的故事。
在华融内部,赖小民以强势著称,圈内人称他:勤奋能干,好大喜功,激进好则好矣,但过刚易折。
2009年,47岁赖小民正式加入华融,彼时的华融利润只有4.03亿,到了2017年底,中国华融净利润已经超过265亿,不仅利润翻了66倍,其资产更是从最初的156亿增加到18702.6亿翻了近120倍之多!
这期间,中国华融于2015年在香港上市,2017年被评为最赚钱的30家中国企业之一。甚至在2017年的业绩发布会上,赖小民称中国华融将在2018年回归A股!
然,此时的赖小民已经身陷囹圄。
对于他落马的原因似乎有很多猜测,一种说法是,中国华融投资了大量的房地产,上市公司,海外资产,其旗下公司“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通过天眼查发现,中国确实对外投资很多!仅总公司中国华融自己对外就有196项投资,2017年年报显示,大量的投资已经开始给中国华融带来困惑,在盈利表中,中国华融投资收益占比超过30%,这30%中信贷类,海外投资类高风险项目占比逐渐加大。
而另一种说法是,赖小民落马和几家民营企业有关,涉嫌利益输送!
在这个说法中还有另外两个主人公——中国港桥董事会主席兼行政总裁刘庭安和天元锰业董事长贾天将,刘庭安与赖小民是同级同学,中国港桥也疑似华融系的体外影子公司!
二、赖小民和他的同学会
人们第一次将三者联系到一起是因一出千里求援的“苦情”大戏。
2017年末,中弘股份因海南项目引发债务危机,其实控人王永红奔赴香港向中国港桥求援,后者豪掷200亿帮他渡过难关。
此时中国港桥的话事人正是刘庭安,有意思的是,赖小民,刘庭安,王永红都是江西人。也有消息称称,地产商王永红是华融的客户之一。
据公开信息可知,中国港桥与中国华融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中国港桥是华融系上市公司华融投资股份的第三大股东;
2017年5月,中国港桥通过附属公司与华融拟成立20亿的两支基金,华融出资15.6亿;
2017年12月,中国港桥间接全资子公司耗资7920万收购8800万股华融股份,持股比例4.85%;
原中国华融投资运营总监,兼任华融信托与华融国际控股董事长的周伙荣,在退休后担任了一年的中国港桥执行董事。
在前几中国港桥天刚刚宣布辞职的独立非执行董事魏伟峰,另一个身份是中国华融上市公司秘书。
另外,中国华融、中国港桥、天元锰业三者股权交错:
中国港桥的第二大股东正是天元锰业,其持股16.39%!同时刘庭安也多次以天元锰业副董事长,总经理身份出现过。
早在2014年,中国华融就与天元锰业合资成立了华融西部开发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其中华融持股60%,天元锰业持股40%。
贾天将还通过两家关联公司分别控股18.01%和3.59%成为华融系上市公司华融金控的第二大股东;
赖小民被调查后,财新将赖的落马原因指向贾天将的天元锰业。
报道称:“电解锰只是天元锰业的门面,其背后的实力主体为中国天元金融集团,而华融是真正的金主。华融通过各种方式把资金给到天元锰业,再由天元锰业运作,帮助华融掩盖项目上的窟窿,也实现赖小民所需要的利益输送和安排。”
真相如何我们不得而知,但这年月,一家可以称为“派系”的金融类公司,股权交错如此浅显,期间关系确实分分钟让人查的明白,掩耳盗铃,不外如是了。
在降杠杆,控风险的大背景下,还不知道收敛,确实是取死之道了!
君不见,海航、安邦、明天、万向退潮的退潮,断尾的断尾么?
接买华融自家的股票呢,昨天华融系来了波人事大变动,结果今天一堆股票涨上天了。电视剧都写不出我们金融市场的剧本。。。
华融人事地震
11月27日晚上,华融系的三大核心公布了一系列高层人事变动。
华融投资股份的主席秦岭因“个人原因”辞任主席及执行董事,于猛已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及董事会主席,于27日起生效。
秦岭拥有逾15年财务经验,于2016年6月24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在辞任华融投资董事长之前,秦岭还担任华融国际行政总裁。
在华融的多事之秋,站出来接替秦岭挑大梁的于猛,自然也不是简单人物。
于猛自2002年硕士毕业后就加入华融,已经是华融16年的老将了,根基自然非常深厚。于猛在华融系总部以及分公司多个部门任职。包括资产经营部总经理助理、国际业务管理部副总经理(总经理级)、海外业务管理总部常务副主任(主任级)等等。于猛现担任佳择国际(华融投资控股股东)控股公司华融国际董事及总经理。
于猛已在2018年11月27日与华融投资订立董事服务协议,任期自2018年11月27日起为期3年。
同一天,中国华融也出现了重大调整,王利华因工作变动,辞去公司执行董事、公司副总裁等职务;熊丘谷辞去公司副总裁职务;杨国兵辞去总裁助理职务。
两名副总裁和一名总裁助理,在同一天离职。而这三位,都是赖小民的江西“老乡”。
此外,华融金控之前公告称,牛少锋因工作调整已辞任公司执行董事及副行政总裁职务,自2018年11月16日起生效;公司执行董事兼主席白俊杰获委任为公司风险管理委员会成员;公司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徐勇获委任为公司授权代表。
华融系旗下三大核心上市公司,中国华融、华融投资和华融金控,这个月都出现了高层重大变动。
消息出来后,华融系的股票昨天集体“暴动”。
华融投资一度暴涨逾175%,收盘上涨146.43%,报收0.690港元,华融金控收盘涨幅高达52.63%,中国华融收盘涨3.85%。
这是否意味着,华融的旧账已经基本清算完了呢?
赖小民风波
华融的2018并不好过。 今年上半年,华融的营收和净利润均出现明显下降。
收入总额由2017年上半年的608.06亿元下降7.2%,至2018年上半年的564.47亿元。上半年归属于公司股东利润6.85亿元,较2017年同期减少126.76亿元,同比下降94.9%。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自然是前董事长赖小民落马。
今年4月17日,赖小民被通知到银保监会开会,当场被宣布调查。当天晚上8点半,中央纪委国家监察委网站公布了这一消息,称“赖小民个人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次日,与赖小民有密切联系的多名人士都被告失联。
半年后的10月15日中午,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就公布了他被“双开”的消息。2018年11月7日,赖小民被天津检察机关正式逮捕。
华融是中国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中最大的一家,截至2017年,总资产高达1.87万亿元,净利润为266亿元。
赖小民早年在央行、银监会待过,他和华融的相识是在2009年,那年的1月19日,赖小民到华融就职,出任党委副书记、总裁。
彼时的华融,总资产只有459亿,净利润为12亿。旗下子公司几乎全线亏损。
华融是在1999年由财政部出资设立的,1999年由财政部出资设立,专门处置工商银行的烂账。当时限定的“寿命”是10年,到2009年10月,华融将功成身退。
据说当时赖小民并不想来,毕竟,没事调过来干9个月,然后各找各妈,搁谁身上都不乐意。但是没办法,老大让你上,你不得不上。
那时,银行、保险、投行都是香饽饽,只有不良这一块,听着就嫌弃。但其实,不良是一座藏着近万亿规模利润的金矿,赖小民并不是掉到坑里。
一个月之内,他约谈了所有关键岗位的人。然后全部换上自己人——江西老表。不得不佩服,华融并没有如期消失,而是走上了狂奔之路,逐渐集齐了银行、证券、信托、金融租赁、期货、消费金融、置业等金融业的全部牌照,只差一个保险。资产规模从459亿飙升到1.87万亿。
赖小民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为什么力主推中国华融搞金融控股集团,就是因为过去不良贷款没有了,没饭吃了,现在我们可以做银行、做证券、做信托,这是综合经营最好的方式,可以提升抗风险的能力。”
不过,1.87万亿总资产的背后,是华融资产负债率高达九成,负债总额1.69万亿元。相比2017年,中国华融资产负债增加1.33万亿元,增长4.7倍。
同时,华融卷入的风险事件也越来越多,神雾集团资金链危机、中弘债务危机、中国华信风波、天元锰业事件发生前,华融系企业都有向风险企业“输血”。
中弘股份的事情,大家应该都很熟悉了。其实,中弘股份本来有个翻盘的机会。
在退市危机刚开始出现时,同为江西人的王永红曾去找赖小民求助。赖小民没让他失望,华融旗下深圳港桥拟发起200亿重组基金解救中弘股份。
然而,没过多久,赖小民就出事了。王永红之后再找人来救场,就没那么顺利了。他最终选择辞去中弘股份董事长一职。
私募陷入纠纷
华融的金融版图中,私募是重要一环,包括华融渝富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华融瑞泽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华融控股(深圳)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华融华侨投资有限公司、华融汇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等数十家,大多都是股权类私募管理人,产品大多是采取有限合伙的形式。
产品最多的一家是华融渝富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7月,2014年4月在中基协备案。因未按要求进行产品更新或重大事项更新累计2次及以上,被中基协列为异常机构。
根据天眼查的信息,中国华融持有72.8%的股权,剩余27.2%的股权由重庆渝富旗下的渝富投资、汕头华峰投资公司、新疆麦趣尔集团三家持有。
截止2017年底,华融渝富合并报表净利润6.16亿元,基金注册资本认缴规模约1700亿元,实缴规模近800亿元,在全国私募基金中排名前列。
最近,这家巨无霸私募遇到了一点麻烦。
11月22日,拉萨啤酒母公司西藏银河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二股东西藏天易隆兴投资有限公司将其持有的全部股份2809.96万股的表决权,委托给芜湖华融渝展投资中心(有限合伙),占西藏发展总股本的10.65%。
工商信息显示,接盘方芜湖华融渝展成立于2015年8月14日,执行事务合伙人正是华融渝富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西藏发展表示,本次《表决权委托协议》的签署不会导致公司控制权的变化,对生产经营不产生影响。不过也提示,天易隆兴因涉及诉讼,其持有的上市公司全部股份 2809.96万股,占总股本的10.65%被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司法轮候冻结,天易隆兴持有的上市公司股权存在被处置的风险。
根据诉讼文件,中国华融旗下的芜湖华融渝展和芜湖渝宾投资中心(有限合伙),曾分别借给天易隆兴4.5亿元和2.5亿元。
起诉书称,西藏发展曾承诺对西藏天易隆兴的债务承担连带担保责任。但是出现违约后,西藏发展与西藏天易隆兴均否认出具过承诺函。
11月15日,西藏发展称天易隆兴滥用股东权利,在上市公司董事会不知情的情况下对外借款1.5亿元逾期未还,目前已报案。
看样子,很可能又是一起“萝卜章”事件。。。
赖小民时代结束后,华融开始对了粗放扩张的反思,中国华融公开表示,公司未来发展将不再单纯依靠加杠杆和做大规模,更侧重的是打好手中的不良资产主业“牌”,做精专业、做强主业。
海航之后,又一万亿巨头转舵,回归主业了,只是这条道路依然布满荆棘。